|
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之品读原著,感悟真理
发布时间:2019-10-10
来源: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
作者:孙知渊
为进一步推进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,10月10日,我校开展了主题党日专题活动,全体党员参加会议,会议由我校党支部书记李逊芳主持。
会上,李书记首先介绍了《共产党宣言》的诞生与发展的过程,介绍完《共产党宣言》,李书记便将内容引向将该书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——陈望道先生。陈望道先生于1952年至1977年任复旦大学校长,是将《共产党宣言》引入中国的第一人,也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。他介绍了陈望道先生的早期求学之路,将其概括为“立志报国,勤奋读书;求学东瀛,更名望道”。在留学途中,陈望道先生接触到《共产党宣言》一书,从此与之结下不解之缘。回国后,陈望道先生于1920年4月末完成译稿,他翻译的基础便是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对信仰的坚持。该书一经出版,顿时轰动全国,在1920至1938年先后出版17次。
随后,大家集中观看了 “陈望道老先生与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初译本”的故事短片。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初译本:该片介绍了在1920年,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将《共产党宣言》首次译成中文,正是这版油印册子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,为党建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通过短片介绍,使大家了解到,作为存世不多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首译本中的一本,历经无数战争炮火依然得以留存,竟与一个普通的小村紧紧相连。如今,这本《宣言》在东营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。由于经世流年,书已破损,但《宣言》不老,精神长青。 最后,李书记指出陈望道先生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。作为政治活动家,他的贡献是卓越的;作为学者,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为世所瞩目;作为教育家,他带领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。大家要认真学习,通过学习提升党性意识,增强责任感,使命感,进一步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在工作中勇于担责,做好表率。 通过此次学习,党员们感触良多,感悟要以陈望道先生为榜样,学习他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精神,学习他对理想信念的执着精神,坚持用马克思主义“观察时代、解读时代、引领时代”,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,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。陈望道与革命先辈们对于信仰的坚贞,作为党员教师,应该有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决心,牢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:为中华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!
|